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>湖南 > 专题

端午 最文化的节日

【字体:   2016-06-08 09:11:18   来源: 中国天气网湖南站

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,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端午是个“最文化”的节日。

1起源与夏季时令密切相关

端午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。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,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,怎样形成的,已经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了。

根据学者的考证,作为夏季里最大的传统节日,端午的起源、形成与夏季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上古先民在日夜循环、寒暑更替中,逐渐体验到自然季节变换的节奏,并制订历法对此加以记录。仲夏正是阴阳交替的月份,仲夏的至日被称为夏至,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一天,从此以后,白昼渐短,黑夜渐长。古人认为,夏至的至,就是阳气至极,阴气始至,也就是阳气达到极盛,阴气开始逐渐上升。

以夏至为分界的自然界变化,影响先民的生产和生活,必然引起先民的关注,为了提示这一阴阳变化的关键时日,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。这仪式也就是端午风俗的滥觞,它是以“阴阳争,死生分”为最重要的背景。

二十四节气的夏至,并不一定是五月五日,俗话说:“夏至难逢端午节,百年难得岁交春。”当然也是有可能的,如宣统元年(1909年)、1977年的夏至就是农历的五月五日,只是“难逢”罢了。

将端午节俗活动的中心时日确定在五月五日,当是三国时期的事。

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注意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特殊现象,那就是有三月三、五月五、七月七、九月九这样月与日重复的节日。他将有关三月三、五月五、七月七、九月九这四个节日起源的文献记载作了梳理,认为这四个重数节日几乎都出现于东汉末期,而定型于三国时代。

他又分析中国历史上由干支记日向序数记日的转变,中国上古习惯使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六十甲子来记日,这一传统形成于殷商,影响绵延至今。但从战国末期开始,已经开始出现用二日、三日等序数的表示方法。他的结论是,三国以后,正式的国家文件仍大量使用干支记日,但日常的记日中,序数记日已经普及,而重数节日的出现,是以这一变化为背景,是记日从干支走向序数的重要一环。端午节期的确定,乃受到重数节日序列形成的影响。

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乌角黍。”此时,端午节日应该已经定型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民国初年曾改称端午为夏节。1914年1月,北京民国政府内务部呈文定年时四节,其中写道:“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,端午为夏节,中秋为秋节,冬至为冬节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,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。”当时袁世凯为大总统,批准了这个呈文。但夏节以及秋节、冬节的说法,仅短暂地存在于历书和月份牌上,民间仍沿袭旧称,惟农历的元旦在法理上改称春节后,逐渐为民众所接受。1930年3月,为配合推行阳历、废除阴历,内政部和教育部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,以阳历时间实行原附于阴历下的传统节日,将阳历的5月5日定为端阳,该办法经文官处审核,改端阳为重五。至1934年,由于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,这个关于传统节日的改革也随之中断。

2祭祀仪式里流传下来的赛龙舟、吃粽子

端午的节俗活动虽然繁复,但如果将它分析一下,大致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禳灾,也就是祛毒除恶、辟邪驱鬼;另一类就是祭祀,由龙图腾的祭祀,转而为具体历史人物的祭祀。

先来说说祭祀。近古以来,五月五日的节俗活动经不断整合,祭祀上主要保留着赛龙舟和投角黍(吃粽子)两大仪式。这两大仪式,本是同一仪式中的两个过程,角黍是在龙舟上投的,但具体如何进行,已不可稽考。

上古的端午节一定是和祭祀活动有关的,这可以从受华夏文化影响形成的韩国江陵端午祭中看得更清楚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端午祭祀活动逐渐和一些具体的历史人物挂上了钩,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屈原。

这个故事人们已经听得太多了: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。当地百姓闻讯后马上划船捞救,一直行至洞庭湖,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,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,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、吃粽子习俗的来源。

据学者考证,自两晋以后,文献中就出现了五月五日祭祀屈原的记载,可见,关于端午纪念屈原之说,确实是在端午节定型成熟之初就出现了。

除了屈原,关于端午祭祀的对象还有种种其他的说法。比如祭祀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,比如祭祀春秋末年越王勾践,比如祭祀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,比如祭祀东汉孝女曹娥等等。到了近代,甚至有端午纪念烈士秋瑾的说法出现。

端午节到底祭祀谁,真的没那么重要了,总之都是为了宣扬真善美和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。而赛龙舟和吃粽子,就在这种祭祀活动中流传下来,成为端午节最知名、最重要的两项活动。

“龙舟竞渡”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,当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晋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,说明那时“端午竞渡”已成为风气。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,是梁代吴均、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。

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,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。到了晋代,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。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,亦传播甚远。日本、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。

3插艾草系丝线喝雄黄禳灾辟邪“躲端午”

在先秦时代,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,五日是恶日,相传这天邪佞当道,五毒并出。北京谚语中就有“善正月,恶五月”的说法。五月初五更是恶中之恶、毒中之毒。如果端午和夏至正好相逢,就更是大恶了。这一说法的风俗背景,就是“阴阳争,死生分”的夏至与毒月恶日的叠加。

《吕氏春秋》中《仲夏记》一章,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、斋戒,以祛除邪气。关于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记载,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,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,认为“五月子者,将不利其父母”。另有俗说认为五月五日生子,“男害父,女害母”。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,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“镇恶”。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,从小寄养在宫外。可见,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,是个普遍现象。

直至民国时期,社会上还有“躲端午”的习俗。传说端午节正午,是所有妖魔鬼怪散灾害人的时间,人们不能到室外活动,这叫“躲端午”。城镇商人特别迷信躲端午,无论坐贾行商,还是沿街叫卖,正午时一律停止活动,躲在家中喝雄黄酒,下午亦不开门营业。端午节正午各戏院均开台演出许仙白娘子戏,便于人们到戏院看戏避灾。

端午节的另一类民俗活动,就是为了禳灾辟邪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。
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”艾草代表招百福,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,插在门口,可使身体健康。在端午节,人们通常在门口将艾、榕、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,插或悬在门上。因菖蒲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“百阴之气”,叶片呈剑形,插在门口可以辟邪,所以方士们称它为“水剑”,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“蒲剑”,可以斩千邪。艾草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,针灸里面的灸法,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,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。所以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也一直流传。

五色线又称五彩线,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。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,是中国的女儿节。端午当天,人们用红绿黄白黑五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,系在女孩子的手臂、颈项上,叫系五彩长命缕、续命缕,可以起到辟邪保平安的作用。自五月五日系起,一直到七月七日“七娘妈”生日,才解下来焚烧。还有一说,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,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,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。

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,一般在端午节饮用。雄黄性温、微辛、有毒,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,主要用作解毒、杀虫,外用治疗恶疮、蛇虫咬伤等,效果较好。雄黄少量饮用,可治惊痈、疮毒。古人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、蝎等百虫,“善能杀百毒、辟百邪、制蛊毒。人佩之,入山林而虎狼伏,入川水而百毒避”。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,比如变成人形的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,就会失去控制现出原形。

编辑: 中国天气网湖南站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湖南省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